什么情况下我们才会用到发动机制动,发动机制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,从专业的角度来说,利用利用发动机制动抬起油门踏板,但是不踩下离合器,利用发动机的压缩行程产生的压缩阻力,内摩擦力和进排气阻力对驱动轮形成制动作用。
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发动机制动,在下坡的时候可以利用发动机来进行制动,重载车辆起步,紧急制动,遇到突发情况时,突然出现障碍物,迅速松开油门踏板,让发动机产生制动效果。
节油驾驶,合理利用发动机制动,减少刹车的依赖,从而降低油耗。
可以说,发动机制动是重型车辆和山区驾驶的必备技能,既能提升安全性又能降低刹车损耗,掌握“无刹车制动技术”,可以提升我们的安全性。
一、发送机制动通俗说法:老司机说的“抢挡”是什么意思
在驾驶圈中,发动机制动常称为“抢挡”“拖挡”或者“引擎刹车”,其核心是通过降档来提升发动机的转速,利用内部阻力来实现减速。
例如。
卡车司机:“长下坡挂五挡,不用踩刹车也能控制速度”
赛车手:“入弯前降两档,转速拉到4000转,车身更稳定”
二、原理揭秘:发动机如何变身“制动器”?
- 物理本质,能量转化与阻力生成
当车辆滑行时,驱动轮通过传动系统反向向发动机运转,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三种能力。
- 压缩冲程耗能:活塞压缩空气需要消耗动能,产生阻力矩。
- 摩擦阻力做工:曲轴,连杆等部件摩擦消耗动能。
- 泵气损失:当节气门关闭时,进气歧管真空度增加形成阻力。
2.制动力公式

3.关键影响因素
参数 | 影响规律 | 操作技巧 |
发动机排量 | 排量越大,制动效果越强 | 柴油车效果优于汽油车 |
传动比 | 挡位越低(传动比越大),制动率越强 | 下陡坡降2-3挡 |
转速 | 转速越高,泵气损失越大 | 维持2000-3000rpm最佳区间 |
三、分部操作指南:手动挡/自动挡/卡车操作差异
1.手动挡乘车
步骤
1.松油门,保持离合器接合
2.逐级降档(如5→4→3档)每次降档补油匹配转速
3.控制车速:坡度6%时,3档可维持40km/h无需踩刹车
禁忌:禁止跨多档位降档(如5→2档),容导致转速爆表
2.自动挡车辆
模式选择
S/L档:限制最高档位,模拟手动降档
拨片换挡:主动降档提升转速
注意:部分CVT变速箱会模拟档位,但是制动效果较弱。
3.重型卡车
操作要点:
柴油机+排气制动:开启排气蝶阀,制动功率提升50%
预见性降档:下坡前提前降档,避免坡中换档失控
案例:解放j6p,在云贵川山区,11档降9档可减少刹车片磨损80%
四、数据验证:油耗与制动效率的博弈
1.燃油消耗对比
工况 | 带挡滑行(发动机制动) | 空挡滑行 |
喷油量 | 0L/100km(电喷系统断油) | 怠速油耗1-2L/小时 |
安全性 | 可随时加速避险 | 紧急情况响应延迟 |
2.制动效能测试
测试车型:重汽HOWO T7H 400马力牵引车
下坡路段 :坡度8%,长度3km
结果对比:
制动方式 | 刹车片温度上升 | 制动距离 |
纯刹车制动 | 280℃→550℃ | 需点刹6次 |
发动机制动+辅助刹车 | 280℃→320℃ | 仅点刹1次 |
五、注意事项:这些操作可能毁车
1.禁止行为清单
高转速突然降多档,(如4000转时5→2档)→可能导致连杆弯曲
冷车高负荷制动→加剧气缸磨损
关闭ESP使用→后驱车易摔尾
2.适用场景优先级
推荐:长下坡、雨雪湿滑路面、重载运输
慎用:平路短距减速、小排量汽油车、CVT变速箱车型
六、疑问解答
1.发动机制动会损伤发动机吗
只要合理使用,(转速<红区80%)无损害,反而能减少积碳生成。
2.自动挡下坡时挂D档还是S档
陡坡必须使用S/L/M挡,D挡可能因升挡导致车速失控
3.带液力缓速器的卡车如何操作?
先开启液缓(1-2挡),再降档补足制动力,避免单独依赖发动机制动
4.电动车有发动机制动吗?
通过动能回收系统模拟
总结:掌握发动机制动,做聪明的安全消费者
发动机制动不仅是技术,更是驾驶智慧的体现。合理利用发动机制动,不仅可以延长系统寿命,又能提升复杂路况下的安全性能。